王安石
關燈
小
中
大
王安石
【或許在基層的開始的那幾年王安石並沒有想著要變法,他只是想著憑著自己的力量造福一方百姓,他也確實是那麽做的。】
公元1042年,慶歷二年。
趙禎對王安石很滿意,這些日子他也看到了王安石的努力。
雖說王安石有時候倔起來連他的想法都不大管,實在是有點大膽。
但是只要一想到王安石是為了整個大宋,趙禎便覺得這些似乎都不是不能忍受的。
最令他欣慰的是,自打王安石進入朝堂之後,朝堂就像活過來了一般。
吵是吵了點,但到底事兒也辦得更快了。
【可是當他走了許多地方,發現這些地方都存在著共通之處,而僅憑他一人之力無法改變什麽的時候,他就知道了,有問題的不是一個兩個人而是整個社會,他想要改變整個社會。】
【我們常常說,真正有智慧的人應該做的是融入環境而不是改變環境,那你說王安石他是個笨蛋嗎?】
話鋒突然變了個方向,讓眾人皆是一楞。
不過只消片刻他們就明白過來幕中女子這反問,她不可能是在罵王安石。
但她所說的不是融入環境而是改變環境這話說得實在有理啊。
與人作對實在沒什麽好處。
而王安石如今也不過是占了巨幕的好處罷了。
若不是巨幕,朝中的老臣們和官家誰又能容忍他呢?
【或許王安石是有點笨,明哲保身的事不做,偏偏要與強敵作對,屈原也笨,白居易也笨,但是我們不可否認的是,他們都是勇者。】
公元前317年,楚懷王十二年。
屈原在自己的屋中,終於可以輕易地表現出自己的情緒。
可是現在的他並不想傷心難過,因為他已經明白了,自己所做的事情是千古的難題,他做不到,他此後的許許多多的人依舊做不到。
他不知道什麽時候才能有人做到,但他們會一直去努力,他自己也無悔,他寧可做幕中女子所說的笨蛋。
如今他也會繼續做自己的事,直到大王真正厭惡了他。
他的命就該如此的,這是巫神給他的命。
為了楚國,他可以舍了自己,哪怕只是護這一時的安寧。
【而且如果真是笨蛋,屈原寫得出來《離騷》嗎?白居易能想到把自己的思想融入詩詞當中傳遍海內外碼?而王安石他又能夠領導著熙寧變法嗎?他們才是最聰明的,他們知道他們所處的社會出了問題,他們正在努力改變那個病態的社會,想要徹底地改變社會那就得從制度出發,所以王安石才想要變法。】
唐,元和年間。
若說白居易心中沒有觸動那是假的。
從沒有人說過他笨,但現在想來他似乎是有點笨,他和元稹,和李白、杜甫、蘇軾,和陶淵明,他們都一樣笨。
他們講著文人的氣節,不願意輕易折腰。
明明他們可以讓自己過得更好。
可若是人人都那樣去融入,這世間會變成何種模樣呢?
世間萬物都是不停地改變著的,若是他們停止了,他們的社會就完了。
【而變法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除了一些物質和理論上的支持,還得有一些思想基礎。什麽意思呢?意思就是理論上來說,在變法的時候首先要知道怎麽變、要變什麽,像王安石變法,他想要變的就是北宋積貧積弱的局面,想要實現富國強兵,要怎麽變呢,他的青苗法、市易法……這些都是方法。】
【除了這些,還得有物質基礎,做什麽事不要錢呢?像他的市易法,就是在商品滯銷的時候由官府出錢平價購入,等到市場需要這東西的時候再賣出去,有點類似於咱們現在的宏觀調控,那這官府買東西的錢哪兒來呢?這就是他需要考慮的,這其中最主要的當然就是國庫出資。】
公元前113年,漢元鼎四年。
劉徹皺眉,他似乎聽誰說過這法子,卻是一時記不起來了。
這法子似乎還不錯。
但應當也是有弊端的,如若不然,這王安石變法當也就成了吧。
其他朝代的許多人也就此聯想到了漢武帝時期實施的平準法。
這法子好是好,聽起來好,用起來也有一定的效果。
但是為什麽現在沒人用了呢?
若是官商勾結,囤貨投機那可如何是好呢?
連漢武帝都沒能輕易解決的問題,他王安石能有法子嗎?
【具體措施有了,實施措施的物質基礎也有了,在實施過程中遇到困難時支撐他堅持下去的便是思想基礎了。我們在《游褒禪山記》中應該可以看得出來,大家一起來回顧一下這篇文章。】
公元1042年,慶歷二年。
聽聞此言,王安石都驚訝了。
褒禪山?
難道是游山的時候突發奇想就想到了如何實施變法?
那日後他是該多出去走走,女子說得沒錯,還是要深入基層,他這方一中進士就困於皇城之中,不妥。
【《游褒禪山記》寫於公元1054年,至和元年,當時王安石任舒州通判,任期滿回鄉途中游歷褒禪山,過了幾個月之後寫下了這篇文章。】
【很奇怪的是,宋朝很多文人的游記類的作品的寫作時間都不是在當時,像我們之前說過的範仲淹的《岳陽樓記》也是一樣,並不是游歷之下即興而作,都是後來回憶起當時游歷的場景寫下來的。】
這兩篇文章他們都只是聽幕中女子提到過而已。
都是還未曾寫出來的作品,他們都無法有一個多麽正確的判斷。
不過,他們現在是真的很想拜讀一下範仲淹的《岳陽樓記》了。
被幕中女子一再提及的文章,定是一篇絕佳的文章。
而這王安石的《游褒禪山記》能與之共提,或許也當不錯?
【這篇文章寫的就是王安石和四個人同游褒禪山,而後進華山洞,走到中途便退了出來,而後他對這事情所產生的感受和他受到的啟發。】
【我個人認為王安石在寫這篇文章的時候並不是因為想起褒禪山才寫的,而是因為想要借褒禪山表達他的思想,包括範仲淹的《岳陽樓記》,都給我這樣的感受,當然了這只是我個人的觀點。】
王安石微微點頭。
如此其實並不奇怪。
就像是平日裏跟人講道理時舉的事例,總要講出點實際的來。
但也不一定完全就是如此,還有一種可能就是當時游玩時也是產生了類似的感受的,只是那時候的感受並沒有那般深刻,故而才沒想即時而作。
後來隨著那樣的想法日益加深,想起當時的感受,作文的靈感霎時傳來,自然還是能寫出一篇還算不錯的文章。
【褒禪山在古代也叫華山,並不是我們現在所知道的華山,我們現在所知道的華山在陜西,以前多被稱為西岳或者是太華山。】
【這裏第一段簡單地介紹了一下褒禪山,說了華山名字的來歷之類的,王安石的文章都有這個特點,他喜歡先鋪墊一下。簡單介紹之後,他提到了看到的一塊石碑,就是咱們去旅游時到某個景點基本都能看到的那種石碑,那個石碑應該很舊了,“有碑仆道,其文漫滅”,他說勉強能看到上面的“花山”二字。】
王安石自己都沒有註意這點。
他在寫文作詩時,確實喜歡先言他物以引起所詠致辭或者是先將前因後果給交代清楚。
這樣應當沒什麽錯。
【然後他說:“今言“華”如“華實”之“華”者,蓋音謬也。”這句話的意思是說他認為這裏的華山應該讀一聲,也就是花生的花同音,因為在以前的時候只有華字且讀一聲,後來有了花這個字,華才讀了二聲,所以王安石認為這裏的華山應該讀“花山”。】
眾人有點看懵了。
他們抱著期待來看王安石講變法的思想基礎,他怎麽給他們講起字來了。
什麽一聲二聲的?完全不懂。
可見這鋪墊還是要有道理,不能什麽都往裏邊塞吧?
還是說他那道理與這“花”字有關?
帶著這樣的疑問,眾人接著往下看去。
【而我們現在的華山讀四聲,不要搞混了,不過古代的平上去入跟咱們現在的音調還不一樣,不用理解那麽細,這裏大家大概知道什麽意思就行了,這裏主要還是為後面做鋪墊的。】
果然是鋪墊啊。
這“花”字能講出什麽不得了的道理來嗎?
後世與他們如今的很多東西都不一樣,這還挺叫人好奇的。
只可惜幕中女子不可能事無巨細地都說清楚,他們也無法去到幕中女子所處的那個世界。
若是可以去那就好了。
【第二段才是記敘他和同伴們同游褒禪山的一個華山洞時的場景。他寫“有穴窈然,入之甚寒,問其深,則其好游者不能窮也。”這個洞穴十分幽深,進去就寒氣逼人,有多深呢?那些驢友可能也沒辦法到達洞的另一邊。】
驢友?
是騎著驢子的朋友嗎?
眾人都很疑惑。
【王安石和其他四個人一起進去,“入之愈深,其進愈難,而其見愈奇。”這世間萬事萬物大抵如此,越是奇崛的景色就越是難以看到,所以咱們現在才會有那麽多的極限運動者,他們進這個洞也很難,於是就有人想退縮了。】
這個道理大家都懂。
如若不然,為何還要登高望遠呢?
公元1181年,淳熙八年。
辛棄疾如願以償地上了戰場。
刀劍無眼,來到戰場上的日子並不如他想象中的那般順利,即便他曾所向披靡。
但他也不後悔自己的選擇,他能痛快殺敵,能為收回河山而奮鬥,那怕身死這山河之間,他也無怨無悔。
或許他在他們的眼裏也是幕中女子所說的笨蛋。
聽到這裏,辛棄疾不由地想起了自己祖父曾經帶著自己登高望遠的日子。
那時候看到大宋的萬裏江山,他最想做的事情就是回到大宋,為大宋奪回失地。
如今他已經回到大宋了,他已經實現一半的心願了。
他相信只要將士們跟他有同樣的心願,那他們總有成功的那天。
【那人說再不出去火就要不夠用了,於是眾人便齊齊退出了,然而事實是這樣嗎?並非如此。】
【原來他們到的地方比那些愛好歷險的驢友達到的深度不足十分之一,那個時候大家有餘力也有火,明明還可以走的。】
【出來之後,就有人怪那個讓大家出來的人,“而餘亦悔其隨之而不得極夫游之樂也。”王安石也後悔跟著他出來,沒有體會到其中的樂趣。但是能怎麽辦呢?已經出來了,後悔也沒有用了。怪那個讓他們出來的人也是很真實了,但是這事情真能怪別人嗎?還不是自己意志不堅定?且不說人家沒有拿刀架在他們脖子上讓他們不深入,就算有,也可以不懼困難。】
公元1042年,慶歷二年。
王安石皺眉,他自己也責怪旁人了?
這不可能吧?
自己選擇放棄,如何能怪得了別人?
不過這樣的話,倒是能解釋為何他時隔那麽久再來寫這游玩褒禪山的事情了。
應是當時的他對自己很失望,這事情一直在心中多少有些成為掛礙了。
他想後面他要說的感想應該也與此事有關。
【王安石當然也是懂得這個道理的,於是他便得出了他自己的結論。】
【他發現古人觀察天地山川等事物往往都能有收獲,就是因為他們“以其求思之深而無不在也”,是因為探究得深。就跟我們剛剛說的一樣,平坦的地方去的人多,險峻的地方去的人少,但是“世之奇偉、瑰怪,非常之觀,常在於險遠”那些好看的景物通常都在險峻的地方,人去得少的地方,“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意志不堅定就到不了,就像他們一樣。】
眾人恍然,他們明白了。
王安石講的不過是一個十分簡單的道理。
讓他堅持變法的就是他的意志力。
而不管做什麽事,都得有堅定的意志力。
此話怎麽也挑不出錯來,不過,稍顯淺薄了。
【所以“有志矣,不隨以止也。”有了意志力,還不能盲目地跟從放棄的人放棄,王安石這裏是認識到了自己的錯誤的,然後他說:“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了意志力沒有體力也不行。】
王安石明白了,他並不是怪了他人,他是盲目地跟從了旁人。
他明白了,其他人也明白了。
眾人仿佛知道了他的倔強是從何處來的了,大抵就是從這些地方。
因為經歷了錯信旁人的事,所以倔強地相信自己的才是對的,一定是如此。
可是……眾人才想到,可是現如今他還沒去那褒禪山啊,倔強是生下來便那般的?
可見他也不是不能聽從他人的,得言之有理地勸說他。
眾人很快又重新將註意力放到他的這篇文章上,道理是相當正確的。
做什麽事不需要意志力呢?做什麽事不需要一個好的身體呢?
【有了意志力和體力就夠了嗎?當然不是,沒有火,他們看不到路啊,因此還得外物的支撐,“至於幽暗昏惑而無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
【他認為如果是體力不足沒能到達目的地,別人可以笑話,但是盡力了就沒人能笑話了。】
眾人把自己設身處地地放到當時那個場景。
若是自己是那最先說放棄的人,那被人笑話似乎也是正常的。
若是大家一起走到真正不能往前走了,再提往回的那人就會變成其中的英雄。
只可是,沒有那麽多的如果,許多事情都只能猜測。
除了此三者,還有什麽呢?
似乎只要擁有此三者便什麽事都能做了。
果不其然,幕中女子放出來的王安石的話就是此意。
【整個第三段和第二段都是相對應的,他是從第二段得出了第三段的道理,他認為做什麽事情都是這樣的,要志、力、物,當然後面的變法也是一樣,這就是我們說的他的思想基礎,他在變法時帶著堅定的意志力,尋求皇帝的支持在努力做,後來變法失敗他沒有了力,沒有了物他就果斷歸隱,這就是王安石的聰明之所在啊。】
公元前317年,楚懷王十二年。
屈原的心中無比震動。
此三者是缺一不可?
他如今有志有力,卻已經失去了物,他還能堅持下去嗎?
難道不是應該能變一點是一點嗎?
屈原再一次對自己的選擇產生了懷疑。
不過他心中有了一個想法,不是此時產生的,是先時就已經想了許久的了。
他想像王安石、白居易一樣,幕中女子說的那個……下基層。
此時的情況是楚國暫時出不了大的問題,但是他再在此處待下去會讓那些人想辦法來對付自己。
只要自己跟大王說清楚,大王如今對自己的懷疑是旁人挑唆,讓他小心著旁人,而自己也不在郢都礙著他的眼,他心中的疑慮自然能消減,不過不消減也無甚大礙,反正大王是要派人跟著自己的。
到時候他們出去了,他們就假意遇難,再悄悄地去查看民間的情況,讓大王可以早做打算。
找出那些欺上瞞下的人,為百姓做事,屈原覺得這條路也是很不錯。
只是這麽一來,郢都他得暫時放下。
萬一他一走,那些人就發難,他擔心大王應付不了。
然而很快他就想通了。
他走了大王應付不了,他還可以回來幫大王應付。
但是如果他與大王離心,大王真對他下手了,大王再應付不了,能幫大王的人就少了自己一個了。
【就有時候真沒必要死磕,像伯夷、叔齊那樣,我個人是不讚同的,韜光養晦再等待東山再起的時機不好嗎?就算不能再起,至少保住了一條性命。】
東晉。
陶淵明發現這幕中女子與他的想法有越來越多不同之處。
他倒也不覺得幕中女子就是錯。
因為似乎她說得也有道理,保住了性命才能再去做其他的事情,命都沒了,還能做什麽呢?
但若是心中的那股勁兒已經沒了,那屈辱的活著又有什麽意義,不如死了的好,如那伯夷叔齊,他們若是活著便能力挽狂瀾嗎?談何容易啊!
事實證明,每個人的情況是不同的,如何行為也得因人而異。
【但是人各有志,尊重尊重。】
女子竟又與他想到一處去了。
陶淵明心中舒暢了些。
【到了下一段,王安石又說回了第一段提到的那個石碑,他認為人們以訛傳訛把花讀作華“此所以學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都是因為學者們不深思慎取,所以大家應該深思慎取,這也是他的人生態度。】
【我們從很多他的詩文當中可以看到他反叛的一面,並不是說王安石這個人叛逆,但他也是真的叛逆,可他的叛逆不是隨意的叛逆,不是為了跟人作對而叛逆,他是經過深思慎取的。】
什麽叫不是說他叛逆,他又是真的叛逆?
若不是幕中女子不說後面那句,眾人都得被她說暈了。
公元1042年,慶歷二年。
許多人不能完全認同幕中女子的觀點。
他們不信王安石所有的觀點都是經過深思慎取的,若他真能做到深思慎取,他們還能吵成那樣嗎?
王安石這個人啊,就差了點深思慎取,其他的都算得上是不錯的。o
【就像我們說的《讀孟嘗君傳》,別人都認為孟嘗君好,但他不覺得,他是亂說的嗎?不是,他給出了理由,明明孟嘗君有更好的辦法。】
【他在《賈生》一詩中寫到,“一時謀議略施行,誰道君王薄賈生。”賈誼的事情我們是講過的,大多數的人認為賈誼是壯志未酬不得君王賞識的,賈誼的遭遇固然值得同情,但是王安石卻認為,賈誼的大多數提出的謀略都得以施行,怎麽能說君王薄待了他呢?】
看吧。
王安石這個人的想法那就是和正常人不一樣。
賈誼明明是被貶地方,所以才沒能讓他的才華得以施展,怎麽到他這兒倒還應該滿足了?
雖然眾人都義憤填膺,但心中又暗暗覺得王安石說得好像也沒錯。
若他們想做的事都能被官家認可,而且都能被施行,他們就是被貶官似乎也能滿足。
但是……那賈誼明明還可以更加受重用,明明還可以有更多的妙思能讓漢朝變得更好的啊!
公元前176年,漢文帝四年。
賈誼近來頗受重用。
原來他被貶之時,他也是有些怨陛下的。
可是自從聽了幕中女子的話,他就已經放下心中芥蒂了。
如今再聽王安石這麽一說,他心下動容,確實陛下待他是不錯的。
陛下是個好帝王。
【“爵位自高言盡廢,古來何啻萬公卿。”自古以來不知道多少志士能臣官爵很高,但他們的言論都被帝王廢除了。】
這話說得更沒錯了。
一個君主如何能完全聽從臣子的話,若是那樣做了,不就變成了一個傀儡了嗎?
能像賈誼一樣,提出來的法子都被君主采用,已經是很不錯很令人羨慕的了。
眾人不知不覺就跟著王安石的思想走了,等幕中女子說到下面的詩才反應過來,都不覺懊惱。
【他這首詩跟我們講過的李商隱的《賈生》可以說是完全對立,一個認為帝王是對的,一個認為帝王是錯的,然而你能說誰錯了嗎?著眼點不同而已。】
《賈生》?
眾人皺眉,對啊!跟李商隱說的完全不同。
但是他們怎麽覺得都對呢?
這真是太奇怪了。
果真是人無完人,事也沒有完全正確事。
很明顯那漢帝有功也有過,這兩人竟都只看到了其中一點。
可很快眾人反應過來,他二人似乎也沒什麽問題。
他們也並沒有說對方的觀點是不對的。
寫詩這件事情本就不能面面俱到,只要把重點突出來,問題就不會有多大。
再者話不能說得太絕對,這點也很重要。
【正因為王安石有著深思慎取的態度,他才能寫出這樣的詩句,他希望學者在做研究發表言論的時候可以遵循這個態度。】
【最後介紹了一下同行的幾個人,這首詩就到這兒結束了。】
眾人聽了王安石的文章都有些難受。
不是因為這篇文章不好,也不是因為太好而產生嫉妒。
這世界上詩文寫得好的人太多了,若他們都嫉妒,那實在是與自己為難了。
可是王安石總有這樣的本事,明明說的是好話,從他嘴裏說出來,就總能讓人產生不快。
這篇文章本來是好的,他卻要教人深思慎取,他又做到了嗎?
【王安石的這篇《游褒禪山記》水平很高,我個人覺得是比我們前面講到過的《傷仲永》和《讀孟嘗君傳》要高一些的,他基本的技巧沒有變,擺事實講道理,就這樣。】
唐,元和年間。
白居易還是很認同王安石的。
王安石這樣的擺事實講道理,雖然藝術性也不算特別高,但卻達到了他想要的效果,甚至比他給百姓看到的更加清楚。
誰說詩文之中就不能直接說些道理呢?
只要能加以潤色,能把詩寫好,那不就行了嗎?
【但是這一篇的行文安排很妙,他的首尾相應很絲滑,前面的鋪墊後面都能一一對應,沒有一句廢話,多讀幾遍,相信大家能有更多的收獲。】
幕中女子將整篇詩都放在了巨幕之上。
眾人只掃一眼就看清楚了王安石想表達的東西。
對此,趙禎是最滿意的了。
他平日裏要看如此多的奏折,有些人寫得那叫一個又長又臭,若是都能寫成王安石這樣子,他看著也能舒服些了。
趙禎想,自己下來得想辦法跟這些人提兩句。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
【或許在基層的開始的那幾年王安石並沒有想著要變法,他只是想著憑著自己的力量造福一方百姓,他也確實是那麽做的。】
公元1042年,慶歷二年。
趙禎對王安石很滿意,這些日子他也看到了王安石的努力。
雖說王安石有時候倔起來連他的想法都不大管,實在是有點大膽。
但是只要一想到王安石是為了整個大宋,趙禎便覺得這些似乎都不是不能忍受的。
最令他欣慰的是,自打王安石進入朝堂之後,朝堂就像活過來了一般。
吵是吵了點,但到底事兒也辦得更快了。
【可是當他走了許多地方,發現這些地方都存在著共通之處,而僅憑他一人之力無法改變什麽的時候,他就知道了,有問題的不是一個兩個人而是整個社會,他想要改變整個社會。】
【我們常常說,真正有智慧的人應該做的是融入環境而不是改變環境,那你說王安石他是個笨蛋嗎?】
話鋒突然變了個方向,讓眾人皆是一楞。
不過只消片刻他們就明白過來幕中女子這反問,她不可能是在罵王安石。
但她所說的不是融入環境而是改變環境這話說得實在有理啊。
與人作對實在沒什麽好處。
而王安石如今也不過是占了巨幕的好處罷了。
若不是巨幕,朝中的老臣們和官家誰又能容忍他呢?
【或許王安石是有點笨,明哲保身的事不做,偏偏要與強敵作對,屈原也笨,白居易也笨,但是我們不可否認的是,他們都是勇者。】
公元前317年,楚懷王十二年。
屈原在自己的屋中,終於可以輕易地表現出自己的情緒。
可是現在的他並不想傷心難過,因為他已經明白了,自己所做的事情是千古的難題,他做不到,他此後的許許多多的人依舊做不到。
他不知道什麽時候才能有人做到,但他們會一直去努力,他自己也無悔,他寧可做幕中女子所說的笨蛋。
如今他也會繼續做自己的事,直到大王真正厭惡了他。
他的命就該如此的,這是巫神給他的命。
為了楚國,他可以舍了自己,哪怕只是護這一時的安寧。
【而且如果真是笨蛋,屈原寫得出來《離騷》嗎?白居易能想到把自己的思想融入詩詞當中傳遍海內外碼?而王安石他又能夠領導著熙寧變法嗎?他們才是最聰明的,他們知道他們所處的社會出了問題,他們正在努力改變那個病態的社會,想要徹底地改變社會那就得從制度出發,所以王安石才想要變法。】
唐,元和年間。
若說白居易心中沒有觸動那是假的。
從沒有人說過他笨,但現在想來他似乎是有點笨,他和元稹,和李白、杜甫、蘇軾,和陶淵明,他們都一樣笨。
他們講著文人的氣節,不願意輕易折腰。
明明他們可以讓自己過得更好。
可若是人人都那樣去融入,這世間會變成何種模樣呢?
世間萬物都是不停地改變著的,若是他們停止了,他們的社會就完了。
【而變法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除了一些物質和理論上的支持,還得有一些思想基礎。什麽意思呢?意思就是理論上來說,在變法的時候首先要知道怎麽變、要變什麽,像王安石變法,他想要變的就是北宋積貧積弱的局面,想要實現富國強兵,要怎麽變呢,他的青苗法、市易法……這些都是方法。】
【除了這些,還得有物質基礎,做什麽事不要錢呢?像他的市易法,就是在商品滯銷的時候由官府出錢平價購入,等到市場需要這東西的時候再賣出去,有點類似於咱們現在的宏觀調控,那這官府買東西的錢哪兒來呢?這就是他需要考慮的,這其中最主要的當然就是國庫出資。】
公元前113年,漢元鼎四年。
劉徹皺眉,他似乎聽誰說過這法子,卻是一時記不起來了。
這法子似乎還不錯。
但應當也是有弊端的,如若不然,這王安石變法當也就成了吧。
其他朝代的許多人也就此聯想到了漢武帝時期實施的平準法。
這法子好是好,聽起來好,用起來也有一定的效果。
但是為什麽現在沒人用了呢?
若是官商勾結,囤貨投機那可如何是好呢?
連漢武帝都沒能輕易解決的問題,他王安石能有法子嗎?
【具體措施有了,實施措施的物質基礎也有了,在實施過程中遇到困難時支撐他堅持下去的便是思想基礎了。我們在《游褒禪山記》中應該可以看得出來,大家一起來回顧一下這篇文章。】
公元1042年,慶歷二年。
聽聞此言,王安石都驚訝了。
褒禪山?
難道是游山的時候突發奇想就想到了如何實施變法?
那日後他是該多出去走走,女子說得沒錯,還是要深入基層,他這方一中進士就困於皇城之中,不妥。
【《游褒禪山記》寫於公元1054年,至和元年,當時王安石任舒州通判,任期滿回鄉途中游歷褒禪山,過了幾個月之後寫下了這篇文章。】
【很奇怪的是,宋朝很多文人的游記類的作品的寫作時間都不是在當時,像我們之前說過的範仲淹的《岳陽樓記》也是一樣,並不是游歷之下即興而作,都是後來回憶起當時游歷的場景寫下來的。】
這兩篇文章他們都只是聽幕中女子提到過而已。
都是還未曾寫出來的作品,他們都無法有一個多麽正確的判斷。
不過,他們現在是真的很想拜讀一下範仲淹的《岳陽樓記》了。
被幕中女子一再提及的文章,定是一篇絕佳的文章。
而這王安石的《游褒禪山記》能與之共提,或許也當不錯?
【這篇文章寫的就是王安石和四個人同游褒禪山,而後進華山洞,走到中途便退了出來,而後他對這事情所產生的感受和他受到的啟發。】
【我個人認為王安石在寫這篇文章的時候並不是因為想起褒禪山才寫的,而是因為想要借褒禪山表達他的思想,包括範仲淹的《岳陽樓記》,都給我這樣的感受,當然了這只是我個人的觀點。】
王安石微微點頭。
如此其實並不奇怪。
就像是平日裏跟人講道理時舉的事例,總要講出點實際的來。
但也不一定完全就是如此,還有一種可能就是當時游玩時也是產生了類似的感受的,只是那時候的感受並沒有那般深刻,故而才沒想即時而作。
後來隨著那樣的想法日益加深,想起當時的感受,作文的靈感霎時傳來,自然還是能寫出一篇還算不錯的文章。
【褒禪山在古代也叫華山,並不是我們現在所知道的華山,我們現在所知道的華山在陜西,以前多被稱為西岳或者是太華山。】
【這裏第一段簡單地介紹了一下褒禪山,說了華山名字的來歷之類的,王安石的文章都有這個特點,他喜歡先鋪墊一下。簡單介紹之後,他提到了看到的一塊石碑,就是咱們去旅游時到某個景點基本都能看到的那種石碑,那個石碑應該很舊了,“有碑仆道,其文漫滅”,他說勉強能看到上面的“花山”二字。】
王安石自己都沒有註意這點。
他在寫文作詩時,確實喜歡先言他物以引起所詠致辭或者是先將前因後果給交代清楚。
這樣應當沒什麽錯。
【然後他說:“今言“華”如“華實”之“華”者,蓋音謬也。”這句話的意思是說他認為這裏的華山應該讀一聲,也就是花生的花同音,因為在以前的時候只有華字且讀一聲,後來有了花這個字,華才讀了二聲,所以王安石認為這裏的華山應該讀“花山”。】
眾人有點看懵了。
他們抱著期待來看王安石講變法的思想基礎,他怎麽給他們講起字來了。
什麽一聲二聲的?完全不懂。
可見這鋪墊還是要有道理,不能什麽都往裏邊塞吧?
還是說他那道理與這“花”字有關?
帶著這樣的疑問,眾人接著往下看去。
【而我們現在的華山讀四聲,不要搞混了,不過古代的平上去入跟咱們現在的音調還不一樣,不用理解那麽細,這裏大家大概知道什麽意思就行了,這裏主要還是為後面做鋪墊的。】
果然是鋪墊啊。
這“花”字能講出什麽不得了的道理來嗎?
後世與他們如今的很多東西都不一樣,這還挺叫人好奇的。
只可惜幕中女子不可能事無巨細地都說清楚,他們也無法去到幕中女子所處的那個世界。
若是可以去那就好了。
【第二段才是記敘他和同伴們同游褒禪山的一個華山洞時的場景。他寫“有穴窈然,入之甚寒,問其深,則其好游者不能窮也。”這個洞穴十分幽深,進去就寒氣逼人,有多深呢?那些驢友可能也沒辦法到達洞的另一邊。】
驢友?
是騎著驢子的朋友嗎?
眾人都很疑惑。
【王安石和其他四個人一起進去,“入之愈深,其進愈難,而其見愈奇。”這世間萬事萬物大抵如此,越是奇崛的景色就越是難以看到,所以咱們現在才會有那麽多的極限運動者,他們進這個洞也很難,於是就有人想退縮了。】
這個道理大家都懂。
如若不然,為何還要登高望遠呢?
公元1181年,淳熙八年。
辛棄疾如願以償地上了戰場。
刀劍無眼,來到戰場上的日子並不如他想象中的那般順利,即便他曾所向披靡。
但他也不後悔自己的選擇,他能痛快殺敵,能為收回河山而奮鬥,那怕身死這山河之間,他也無怨無悔。
或許他在他們的眼裏也是幕中女子所說的笨蛋。
聽到這裏,辛棄疾不由地想起了自己祖父曾經帶著自己登高望遠的日子。
那時候看到大宋的萬裏江山,他最想做的事情就是回到大宋,為大宋奪回失地。
如今他已經回到大宋了,他已經實現一半的心願了。
他相信只要將士們跟他有同樣的心願,那他們總有成功的那天。
【那人說再不出去火就要不夠用了,於是眾人便齊齊退出了,然而事實是這樣嗎?並非如此。】
【原來他們到的地方比那些愛好歷險的驢友達到的深度不足十分之一,那個時候大家有餘力也有火,明明還可以走的。】
【出來之後,就有人怪那個讓大家出來的人,“而餘亦悔其隨之而不得極夫游之樂也。”王安石也後悔跟著他出來,沒有體會到其中的樂趣。但是能怎麽辦呢?已經出來了,後悔也沒有用了。怪那個讓他們出來的人也是很真實了,但是這事情真能怪別人嗎?還不是自己意志不堅定?且不說人家沒有拿刀架在他們脖子上讓他們不深入,就算有,也可以不懼困難。】
公元1042年,慶歷二年。
王安石皺眉,他自己也責怪旁人了?
這不可能吧?
自己選擇放棄,如何能怪得了別人?
不過這樣的話,倒是能解釋為何他時隔那麽久再來寫這游玩褒禪山的事情了。
應是當時的他對自己很失望,這事情一直在心中多少有些成為掛礙了。
他想後面他要說的感想應該也與此事有關。
【王安石當然也是懂得這個道理的,於是他便得出了他自己的結論。】
【他發現古人觀察天地山川等事物往往都能有收獲,就是因為他們“以其求思之深而無不在也”,是因為探究得深。就跟我們剛剛說的一樣,平坦的地方去的人多,險峻的地方去的人少,但是“世之奇偉、瑰怪,非常之觀,常在於險遠”那些好看的景物通常都在險峻的地方,人去得少的地方,“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意志不堅定就到不了,就像他們一樣。】
眾人恍然,他們明白了。
王安石講的不過是一個十分簡單的道理。
讓他堅持變法的就是他的意志力。
而不管做什麽事,都得有堅定的意志力。
此話怎麽也挑不出錯來,不過,稍顯淺薄了。
【所以“有志矣,不隨以止也。”有了意志力,還不能盲目地跟從放棄的人放棄,王安石這裏是認識到了自己的錯誤的,然後他說:“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了意志力沒有體力也不行。】
王安石明白了,他並不是怪了他人,他是盲目地跟從了旁人。
他明白了,其他人也明白了。
眾人仿佛知道了他的倔強是從何處來的了,大抵就是從這些地方。
因為經歷了錯信旁人的事,所以倔強地相信自己的才是對的,一定是如此。
可是……眾人才想到,可是現如今他還沒去那褒禪山啊,倔強是生下來便那般的?
可見他也不是不能聽從他人的,得言之有理地勸說他。
眾人很快又重新將註意力放到他的這篇文章上,道理是相當正確的。
做什麽事不需要意志力呢?做什麽事不需要一個好的身體呢?
【有了意志力和體力就夠了嗎?當然不是,沒有火,他們看不到路啊,因此還得外物的支撐,“至於幽暗昏惑而無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
【他認為如果是體力不足沒能到達目的地,別人可以笑話,但是盡力了就沒人能笑話了。】
眾人把自己設身處地地放到當時那個場景。
若是自己是那最先說放棄的人,那被人笑話似乎也是正常的。
若是大家一起走到真正不能往前走了,再提往回的那人就會變成其中的英雄。
只可是,沒有那麽多的如果,許多事情都只能猜測。
除了此三者,還有什麽呢?
似乎只要擁有此三者便什麽事都能做了。
果不其然,幕中女子放出來的王安石的話就是此意。
【整個第三段和第二段都是相對應的,他是從第二段得出了第三段的道理,他認為做什麽事情都是這樣的,要志、力、物,當然後面的變法也是一樣,這就是我們說的他的思想基礎,他在變法時帶著堅定的意志力,尋求皇帝的支持在努力做,後來變法失敗他沒有了力,沒有了物他就果斷歸隱,這就是王安石的聰明之所在啊。】
公元前317年,楚懷王十二年。
屈原的心中無比震動。
此三者是缺一不可?
他如今有志有力,卻已經失去了物,他還能堅持下去嗎?
難道不是應該能變一點是一點嗎?
屈原再一次對自己的選擇產生了懷疑。
不過他心中有了一個想法,不是此時產生的,是先時就已經想了許久的了。
他想像王安石、白居易一樣,幕中女子說的那個……下基層。
此時的情況是楚國暫時出不了大的問題,但是他再在此處待下去會讓那些人想辦法來對付自己。
只要自己跟大王說清楚,大王如今對自己的懷疑是旁人挑唆,讓他小心著旁人,而自己也不在郢都礙著他的眼,他心中的疑慮自然能消減,不過不消減也無甚大礙,反正大王是要派人跟著自己的。
到時候他們出去了,他們就假意遇難,再悄悄地去查看民間的情況,讓大王可以早做打算。
找出那些欺上瞞下的人,為百姓做事,屈原覺得這條路也是很不錯。
只是這麽一來,郢都他得暫時放下。
萬一他一走,那些人就發難,他擔心大王應付不了。
然而很快他就想通了。
他走了大王應付不了,他還可以回來幫大王應付。
但是如果他與大王離心,大王真對他下手了,大王再應付不了,能幫大王的人就少了自己一個了。
【就有時候真沒必要死磕,像伯夷、叔齊那樣,我個人是不讚同的,韜光養晦再等待東山再起的時機不好嗎?就算不能再起,至少保住了一條性命。】
東晉。
陶淵明發現這幕中女子與他的想法有越來越多不同之處。
他倒也不覺得幕中女子就是錯。
因為似乎她說得也有道理,保住了性命才能再去做其他的事情,命都沒了,還能做什麽呢?
但若是心中的那股勁兒已經沒了,那屈辱的活著又有什麽意義,不如死了的好,如那伯夷叔齊,他們若是活著便能力挽狂瀾嗎?談何容易啊!
事實證明,每個人的情況是不同的,如何行為也得因人而異。
【但是人各有志,尊重尊重。】
女子竟又與他想到一處去了。
陶淵明心中舒暢了些。
【到了下一段,王安石又說回了第一段提到的那個石碑,他認為人們以訛傳訛把花讀作華“此所以學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都是因為學者們不深思慎取,所以大家應該深思慎取,這也是他的人生態度。】
【我們從很多他的詩文當中可以看到他反叛的一面,並不是說王安石這個人叛逆,但他也是真的叛逆,可他的叛逆不是隨意的叛逆,不是為了跟人作對而叛逆,他是經過深思慎取的。】
什麽叫不是說他叛逆,他又是真的叛逆?
若不是幕中女子不說後面那句,眾人都得被她說暈了。
公元1042年,慶歷二年。
許多人不能完全認同幕中女子的觀點。
他們不信王安石所有的觀點都是經過深思慎取的,若他真能做到深思慎取,他們還能吵成那樣嗎?
王安石這個人啊,就差了點深思慎取,其他的都算得上是不錯的。o
【就像我們說的《讀孟嘗君傳》,別人都認為孟嘗君好,但他不覺得,他是亂說的嗎?不是,他給出了理由,明明孟嘗君有更好的辦法。】
【他在《賈生》一詩中寫到,“一時謀議略施行,誰道君王薄賈生。”賈誼的事情我們是講過的,大多數的人認為賈誼是壯志未酬不得君王賞識的,賈誼的遭遇固然值得同情,但是王安石卻認為,賈誼的大多數提出的謀略都得以施行,怎麽能說君王薄待了他呢?】
看吧。
王安石這個人的想法那就是和正常人不一樣。
賈誼明明是被貶地方,所以才沒能讓他的才華得以施展,怎麽到他這兒倒還應該滿足了?
雖然眾人都義憤填膺,但心中又暗暗覺得王安石說得好像也沒錯。
若他們想做的事都能被官家認可,而且都能被施行,他們就是被貶官似乎也能滿足。
但是……那賈誼明明還可以更加受重用,明明還可以有更多的妙思能讓漢朝變得更好的啊!
公元前176年,漢文帝四年。
賈誼近來頗受重用。
原來他被貶之時,他也是有些怨陛下的。
可是自從聽了幕中女子的話,他就已經放下心中芥蒂了。
如今再聽王安石這麽一說,他心下動容,確實陛下待他是不錯的。
陛下是個好帝王。
【“爵位自高言盡廢,古來何啻萬公卿。”自古以來不知道多少志士能臣官爵很高,但他們的言論都被帝王廢除了。】
這話說得更沒錯了。
一個君主如何能完全聽從臣子的話,若是那樣做了,不就變成了一個傀儡了嗎?
能像賈誼一樣,提出來的法子都被君主采用,已經是很不錯很令人羨慕的了。
眾人不知不覺就跟著王安石的思想走了,等幕中女子說到下面的詩才反應過來,都不覺懊惱。
【他這首詩跟我們講過的李商隱的《賈生》可以說是完全對立,一個認為帝王是對的,一個認為帝王是錯的,然而你能說誰錯了嗎?著眼點不同而已。】
《賈生》?
眾人皺眉,對啊!跟李商隱說的完全不同。
但是他們怎麽覺得都對呢?
這真是太奇怪了。
果真是人無完人,事也沒有完全正確事。
很明顯那漢帝有功也有過,這兩人竟都只看到了其中一點。
可很快眾人反應過來,他二人似乎也沒什麽問題。
他們也並沒有說對方的觀點是不對的。
寫詩這件事情本就不能面面俱到,只要把重點突出來,問題就不會有多大。
再者話不能說得太絕對,這點也很重要。
【正因為王安石有著深思慎取的態度,他才能寫出這樣的詩句,他希望學者在做研究發表言論的時候可以遵循這個態度。】
【最後介紹了一下同行的幾個人,這首詩就到這兒結束了。】
眾人聽了王安石的文章都有些難受。
不是因為這篇文章不好,也不是因為太好而產生嫉妒。
這世界上詩文寫得好的人太多了,若他們都嫉妒,那實在是與自己為難了。
可是王安石總有這樣的本事,明明說的是好話,從他嘴裏說出來,就總能讓人產生不快。
這篇文章本來是好的,他卻要教人深思慎取,他又做到了嗎?
【王安石的這篇《游褒禪山記》水平很高,我個人覺得是比我們前面講到過的《傷仲永》和《讀孟嘗君傳》要高一些的,他基本的技巧沒有變,擺事實講道理,就這樣。】
唐,元和年間。
白居易還是很認同王安石的。
王安石這樣的擺事實講道理,雖然藝術性也不算特別高,但卻達到了他想要的效果,甚至比他給百姓看到的更加清楚。
誰說詩文之中就不能直接說些道理呢?
只要能加以潤色,能把詩寫好,那不就行了嗎?
【但是這一篇的行文安排很妙,他的首尾相應很絲滑,前面的鋪墊後面都能一一對應,沒有一句廢話,多讀幾遍,相信大家能有更多的收獲。】
幕中女子將整篇詩都放在了巨幕之上。
眾人只掃一眼就看清楚了王安石想表達的東西。
對此,趙禎是最滿意的了。
他平日裏要看如此多的奏折,有些人寫得那叫一個又長又臭,若是都能寫成王安石這樣子,他看著也能舒服些了。
趙禎想,自己下來得想辦法跟這些人提兩句。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